CONTACT US
 

诗巫海南会馆      
SIBU  HAINAN  ASSOCIATION  
No. 22, ( 2nd Floor ) Kampung Nyabor Road, P.O.Box 618,  96007  Sibu, Sarawak,  Malaysia.

电话 (O)    
084-339506 

传真 (Fax) 
084-339506

邮址 (Email)
[email protected]
社团注册号码     RS840
 
办事时间      
星期一(Monday)至  星期五(Friday)
早上8:00 am 至 中午12:00noon
下午1:30pm  ━ 4:30pm 
休息日   
星期日(Sunday)
 
执行秘书名字 杨淑芳   ( 座办)
联络电话  (H/P)    
0111-8705126    
 
户口号码  
大众银行(PBB) 3113434418
QR CODE
 
海南人南来史略
 

诗巫海南会馆史略

早期瓊屬人士來詩巫,大約是在一九零零年黃乃裳先生率領福州同鄉墾荒之後之數年。 這批人士來自新加坡和沙巴州。 古晉方面來詩巫之同胞欲又比這批同胞為早。這是因為當時古晉和詩巫兩地已保持同商貿易關係,船只經常來往兩地。

我們可以從古晉在一八八四年發生一場大火災後,瓊屬同胞重建在亞答街之天后廟,即可看出瓊屬同胞早在一八八四年開始或更早之時期已南來,當時詩巫瓊屬同胞並非是集體由其親屬率領南來,而是在不同年間陸續來的,那時人數並不多,據考究計有:王大川(文昌縣人)、謝意良(萬寧縣人)、曾尚景(文昌縣人)、曾尚衍(文昌縣人)、陳升全(文昌縣人)、黎汝光(樂會縣人)、黎汝英(樂會縣人)、陳成育(萬寧縣人)、鄭庭芳(文昌縣人)、林源深(萬寧縣人)、張傳興(文昌縣人)、鄭心領(文昌縣人)、馮振益(文昌縣人)、伍茗通(文昌縣人)等,其中可能首推王大川先生為最早到達詩巫。
 
王先生是文昌縣,東郊市人。早期從新加坡到古晉埠張錦興大寶號處任職。後在洋人船上當廚師,至詩巫遂放棄船上工作而定居詩巫。
 

王先生和鄭庭芳兩人是瓊屬同胞在詩巫首開食店,從事咖啡店生意,其店名為“裕發興”。過後,日軍進攻南洋,王先生返回中國,隔年再抵詩巫轉民那丹(現在民丹莪)開“裕豐”茶室,不久他把生意轉讓鄭庭芳先生,自己則該行,從事火炭業,晚年病逝民那丹,享年八十六歲。

初期,瓊屬同胞來詩巫,經營咖啡店行業,還有從事其他的行業是:飯店、洋什店、賣魚、板廠職工、燒火炭業等等。他們絕大多數居住在市鎮,從事工商業活動,極少務農業。據老一輩說:瓊屬同胞擅長于泡咖啡和茶,這們傳統技藝是從新加坡那裡轉授來的。
 
由於大家離鄉背井,遠渡重洋,加上人地生疏,人數又少,鄉情更顯濃厚,因此,為聯絡同鄉感情,互相照顧,以謀求福利,遂由陳升全、陳治岱、崔家雲、曾玉椿、曾尚衍諸先生發起創立“瓊橋俱樂部”。經過一番努力籌組後,一九三五年獲得政府批准予以註冊成立。而後陳升全先生被眾人推選為首任主席。當初俱樂部會員僅三十餘人,會址在“大興餅店”樓上(即現在打鐵街萬興大酒店)。會費來自會員之自動樂捐,每月十或五元不等。謝意良先生充當義務收捐員。俱樂部會所相當寬闊,常提供各地同鄉來詩巫寄宿之用。平時的會務一般是聯絡感情,增進彼此了解,並籌辦同鄉之喪事。若有同鄉去世,會員自做自抗棺木,非常合作。當時的墓山地,在對面江,叫哥樂島廣福義山。此為各屬同鄉公用墳地。
 
不久,同鄉咸認俱樂部活動性質受到局限,範圍太小,難以適應將來發展之求,後改名為“瓊州會館”,並遷移至吳成昌樓上(即打鐵街三十八號)。後又遷至同街三十號(中華茶室)樓上。此時,會館已由鄭心領先生繼任主席一職。鄭先生是由其兄鄭心順先生從中國帶領南來。早年也在古晉張錦興處工作,不久被派往“SUNGAI TENGAH “(半港)開什貨店,後又到峇貢轉峇南經理店務,一九二五年來詩巫開錦源昌洋什店。一九三四年曾被布克拉者委任為代表社團領袖抗日,一齊被捕入獄。一九五九年病逝劉欽侯醫院。
 
正值瓊屬會館步上正軌,日趨發展之際。不幸,太平洋戰爭爆發。一九四一年日本揮軍侵略砂拉越,詩巫于一九四二年淪陷。日軍佔領詩巫後,對各屬社團活動極其嚴密監視和瘋狂鎮壓,尤對社團之籌赈會之人員更是在所謂“反日分子“之罪名下,加以一一逮捕打入牢獄。當時詩巫共逮捕了二十七名各屬領袖並施以酷刑拷打,百般虐待。瓊屬鄭心領(會館主席)及何達瓊(會館財政)兩負責人亦在逮捕之列。兩位先生被囚禁于跑馬路詩巫監獄(即現在亞旺拉士米亞宓路)。經過二十餘天審問虐始被釋放。其時,在日本煌軍之苛政下,會館已名存實亡,處於冬眠,會務活動逐告停止下來。從此,瓊屬同胞失去會館團體組織,頓失依靠,過着暗無天日生活。
 
在日治時期,瓊屬人士紛紛撤離城市,各自下鄉,過著從事農業生產勞動,有者在鄉區進行交換,做買賣生意。

一九四五年,強大盟軍配合砂拉越各地反日武裝力量,進行反攻,致久經失去民心的日軍節節敗退,最後終告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九月間,詩巫被盟軍收復後,重歸拉者布洛克王朝之統治下。經過三年八個月浩劫後的詩巫,瘡痍滿目,百業蕭條,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有鑑於此,瓊屬人士更覺得有必要重整組織,團結鄉人之力量,一爭取大家權利。因此,重組公會之熱潮再度鼓起,鄉人反應異常熱烈。

一九六四年(拉者讓渡給英國成為英殖民地),隨之勢之變化重組公會並易名稱“瓊僑公會“。會址設在馬克律二十二號樓上(華商茶室)。由陳升全同鄉任主席。當時會務擴展迅速,會員人數激增。一九五二年因”瓊僑公會“名稱不符合現實環境之演變,以及鄉人思潮之革新不再以僑民自居,復改名為“瓊州公會”。首任會長改由鄭心領同鄉擔任,陳升全副之,周德僑財政,會務蒸蒸日上,成績斐然。當時公會已募集基金,設立福利股及獎學金委員會,以資獎勵會員子女學業成績優良者。此舉實為各社團之創。此外,亦在新珠山(舊飛機場附近)購買一塊名為厚德山之義山,供本屬同鄉老邁逝世者安葬之地。一九五七年會所遷到馬克律60號2樓(前大眾茶室),主席為鄭心領。一九六一年會所又遷到諧街31號2樓,主席為陳治岱。而後,在歷屆之主席陳治岱、周經武等執委之領導下,開始精心策劃公會一項長遠之宏偉目標—籌建瓊屬公會大廈。這項艱巨繁重之工作,始於一九六零年至一九七零年才告基本上完成,費時整整十年,雖然其間砂拉越曾受到印尼對抗,而宣布緊急法令狀態下之影響中斷二、三年,但在領導人之運籌帷幄,不屈不撓,刻苦奔走,在全體西馬同鄉同心協力,慷慨解難,集腋成裘之下,一座氣勢磅礴,巍峨壯觀,瑰麗堂皇之大廈,終于一九七二年宣告落成,聳立于布律克路口之瓊州公會大廈,可說是瓊屬同胞近百年來辛苦勞動之結晶,是團結合作之成果,它象徵著一個民族的艱苦奮鬥意志,標誌一個民族求生存和發展的新里程碑,今後,這座大廈勢將為瓊屬同胞的會務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先決物質修建及為推進會務的遠景開拓了一條康莊之道路。
琼侨俱乐部1935年成立
 
创会主席:陈升全
委    员:陈治岱,崔家云,曾玉椿,曾尚衍
陈升全          
 
历届主席芳名录
 
琼州俱乐部
陈升全
1935-1940
琼川会馆
郑心领
1941-1944
琼侨公会
陈升全
1945-1951
琼州公会
郑心领
1952-1957
琼州公会
陈治岱
1958-1965
琼州公会、海南会馆    
周经武
1966-1995
海南会馆
蔡其爱
1996-2001
海南会馆
潘先发
2002-2003
海南会馆
陈学林
2004-2005
海南会馆
周冠兴
2006-2015
 
一九七一年琼州公会全体建馆委员留影纪念建馆委员会
 
 
主任:何达琼  财政:周德侨  秘书:王启淀
委员:陈传松、严福赞、周经武、何国良、陈学宣、郑有孝、陈治岱、胡振煌、蔡世和、曾衍财、伍振
钦、郑有玉、梁生桂、张保汉、合丰号、陈升全、伍书云、曾对衍、伍振和、梁安吉、范拔群
 
一九七一年琼州公会全体職员留影纪念
 
一九七二年本会大厦由前首长敦拉曼耶谷主持开幕,当敦莅临本会时与本会前任主席陈治岱,
何达琼,陈傅松,周德侨等乡贤握手言欢。
 
一九七二年本会由本州首席部长敦阿都拉曼耶谷主持剪彩开幕仪式,左一为副主席严福赞,
右一为林猷明先生,右二为主席周经武o

 
RELATED LINKS
 
          
 
         
 
      
 
© 2014 Sibu Hainan Association. All Right Reserved.